20世纪艺术流派有哪些?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立体主义人物:毕加索 费尔南·莱热 乔治·布拉克

毕加索作品《阿维尼翁少女》

《地铁叉道口的缩写》,1919,费尔南·莱热

乔治·布拉克《埃;斯塔克的房子》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于20世纪的作品。

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 卢西安·弗洛伊德



爱德华·蒙克《呐喊》

埃贡·席勒《自画像》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



抽象表现派


抽象派的鼻祖是俄国的康定斯基。其作品运用点、线、面来形成音乐般的形式感,表达画家内心世界,使抽象画派在各种绘画风格中占了一席之地.他还是理论家,提出了抽象绘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把绘画内容归纳为形式和色彩。作为被人们忽视的教育活动家,他开办学校,建立绘画团体,创立抽象画派,并任教于包豪斯学院。

抽象表现派并不能称做是一种主义或运动,而是指在抽象主义的大前提下,从事创作,每个人走自己**的道路,缺乏有形的组织。此画派的共通性是:画幅大,追求二次元性,打破立体影像的描绘,进一步表现内在的真实。
  他们的画面都是非具象的,以立体派及超现实主义系统为基本,运用抽象的表现方法,追求内在和心理的表现,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最深刻的思想。

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 萨尔瓦多·达利 汉斯·霍夫曼 杰克逊·波洛克



康定斯基

汉斯·霍夫曼


杰克逊·波洛克



野兽派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画风不再特别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透视与明暗关系,采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纯粹的写实,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野兽派画家:劳尔·杜飞 亨利·夏尔·芒更


劳尔·杜飞的作品

亨利·夏尔·芒更《窗前裸女》


分离派别

分离派,(英文Secession,德文Sezession,源于拉丁文secessio 分离)19世纪末欧洲青年艺术家开创的新的艺术派别,主要以慕尼黑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1897年成立)、柏林分离派、斯图加特分离派组成。

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在形式上虽好使用直线而其根本精神却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的文化接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代表作: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

             爱德华 蒙克(柏林)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7年 布面油画 140x140cm

《吻》克里姆特 奥地利


新写实主义


波普艺术也叫流行艺术(popular art),又称新写实主义(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o),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

代表:罗伯特·劳森伯格



《无题》罗伯特·劳森伯格



荷兰风格派运动


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ticism)。 运动中最有名的艺术家皮耶·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荷兰人,1872年-1944年),在1920年出版了一本宣言名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ticism)。画家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荷兰人,1883年-1931年)在1917年至1928年出版了名为《De Stijl》的期刊,传播风格派的理论。



彼埃·蒙德里安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代表人物:高更 梵高 塞尚


梵高

高更

塞尚《玩智牌的人》


点彩派


由印象主义发展而来,新印象主义(New-Impressionism) 试图用光学科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

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lism). "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 乔治 修拉

保罗·西涅克乔治


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创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代表人物:里欧纳尔 斐宁格(Lyonel Feininger)




扫码关注“杭州心桥画室”

扫码查看杭州心桥画室网站

杭州心桥画室

杭州市区专业画室

画室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复兴南街347号

网站:http://www.zgmyq.com

电话:15158000261

QQ:123332278       149085909

微信: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分享 :
评论(0)